春晚给股民送“大红包”!一大波股票上演涨停潮
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,权威,专业,及时,全面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
2月5日下午,蛇年首个交易日,A股收市,三大指数涨跌不一,上证指数收跌0.65%,深证成指收涨0.08%,创业板指收跌0.04%;北证50收涨1.17%。当天,两市成交额12896亿元,较上一交易日放量1717亿元;大盘资金净流入超100亿元。市场股票呈现涨多跌少的态势,3433只股票上涨,1850只股票下跌。
板块方面,DeepSeek概念、MLOPs概念、智谱AI、华为概念、Sora概念、软件开发等板块涨幅居前;机场航运、保险、白酒、F5G概念、铜缆高速连接等板块涨幅居前。
人形机器人概念5日盘中发力走高。截至收盘,均普智能涨近16%,绿的谐波、软通动力涨超10%,丰立智能涨逾13%,卧龙电驱、鸣志电器涨停,美格智能涨停斩获3连板。
消息面上,1月28日晚,在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,杭州宇树科技的机器人在张艺谋导演的创意融合舞蹈《秧BOT》中亮相。晚会中16个人形机器人身着秧歌服、手持红手帕登上舞台,与舞蹈演员配合默契,灵活的机械臂挥舞手帕,能够实现精准流畅的动作。本次上台表演的是人形机器人H1,其发布于2023年8月,具有出色的运动控制能力。
据证券时报,近期,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在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展出14款人形机器人;特斯拉CEO马斯克透露,特斯拉在2025年将生产数千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,若进展顺利,2026年产量将增10倍;OpenAI重启机器人研究并发出招聘。同时以Figure、Agility等为代表的国际优秀机器人主机厂商已陆续出货或加速出货。国内方面,华为、比亚迪、小米、小鹏、奇瑞等企业已纷纷入局。
多家机构指出,随着大公司加入、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,人形机器人将迎来快速发展,2025年有望成为量产元年,产业链将迎来“从0至1”的投资机遇。
据《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》,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7.6亿元,到2035年有望进一步提升至3000亿元,2025—2035年复合增速达53.15%。
1月以来,人形机器人关注度持续提升,多家公司在互动平台回应研发情况及相关布局。如安洁科技表示,正在进行相关技术拓展和业务规划;汇川技术表示,正在开发人形机器人零部件产品。
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的到来将深刻影响相关A股上市公司业绩。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或2024年业绩预增的人形机器概念股中,机构评级家数超12家且一致预测2024—2025年净利润复合增速超30%的个股有5只。例如,拓普集团获41家机构一致预测2024—2025年净利润复合增速为32.79%。公司拟50亿元投资机器人电驱系统基地,电驱系统为人形机器人主要部件。
1月28日,东吴证券在研报中指出,复盘2021年以来的人形机器人指数走势,可以看出人形机器人行业一共迎来五次大涨行情。第一次大涨发生于马斯克在AI Day上公布人形机器人设计方案;第二次大涨发生于特斯拉AI Day预热;第三次人形机器人行情来自于AI催化;第四次人形机器人行情主要来自于Optimus升级迭代;第五次人形机器人行情主要来自于华为机器人入局。
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为产业大趋势,国外产业链需关注特斯拉(TSLA.US)Optimus量产节奏,国内产业链需关注华为、小米等龙头企业产品进展。
长江证券认为,随着老龄化加剧、人力成本上升,人形机器人在多场景的应用需求将持续增长。国内外企业软硬件技术迭代加速,应用场景持续扩大,规模化商业应用有望加速落地。
其中,国内产业链稳步推进应用进展,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参与者持续增加,持续发布人形机器人新产品,积极探索下游应用场景落地。国内软硬件供应链成长迅速。
(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)
编辑|孙志成 杜恒峰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